无障碍 长者助手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资讯 > 系统动态

四川:全面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

时间:2023-04-24 来源:中国机关后勤
【 字体: 分享到:

  标准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充分发挥标准在机关事务治理中的规范、调节、约束和控制作用,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牢牢抓住标准制定、实施和改进3个关键环节,按照PDCA模式(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做好制定实施和检查改进等工作,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机关事务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其标准是保障机关高效运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尺。制定标准时,须着眼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遵循机关事务发展规律,聚焦厘清管理事项、规范管理程序、科学设定指标、建立管理标准等方面着力推进。

  管理局立足机关事务履职全领域,按照运行经费、国有资产、能源节约、后勤服务等管理类别,逐一明晰管理事项。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当前需要规范管理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坚持发展导向,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与方向;坚持成果导向,固化成熟的实践经验做法;坚持创新导向,瞄准工作重点填补空白领域,由此确立标准制定的对象,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框架,梳理引领发展的思路措施,提出立项制定申请。

  在调研的基础上,把握好管理程序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即该程序设定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是否符合实际,注重程序的公开性和合法性。基于机关事务工作发展新趋势,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程序,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及办事流程,推动管理程序规范化、科学化。

  标准的高低要适度,过高会脱离实际、造成浪费,过低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抓住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信息化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注重指标的引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细化服务保障流程、确定具体的定性指标,保证指标可量化、可比较、可认证。

  管理局在建立管理标准的过程中,循序渐进,优先制定和实施急需的、重要的标准。重视标准之间的兼容和前后标准的迭代,提高标准间的协调性、统一性,做好和其他行业标准的衔接。从国有资产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机关办公楼物业服务等制度相对牢固、管理相对扎实的职能入手,形成6大内部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拓展办公用房、公共机构节能、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7大机关事务核心职能领域,制定14类283项履职标准,实现职责领域全覆盖。

  实施是标准化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环。将机关事务标准化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技术规范应用到管理保障服务工作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从“两化”融合、履约管理、协同联动、激励监督、人才培塑等方面推进。

  管理局创新探索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梳理业务工作流程、数据、权限类标准,运用信息技术植入平台功能模块,将标准成果进行二次固化和程序化管理,实现使用平台强制贯标、自动贯标。

  在政府购买机关后勤服务时,将物业管理、会议服务等标准中有关质量的条款列入合同条目,按合同约定评价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督服务机构履约执行情况。

  注重协同联动,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参与积极性,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第三方的作用,形成全员参与、人人出力的格局,推动标准有效实施。与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建立川渝地区机关事务标准化协同联动工作推进机制,调动两地市、区级机关事务部门组建5个区域协作组,标准先行引领区域机关运行保障一体化。

  建立标准化工作激励办法,明确激励机制,加强对标准化试点建设过程中先进个人、组织的奖励和扶持,与社会化服务单位履行服务合同的绩效考核挂钩。邀请行业组织、科研院所、标准化技术机构等参与督查调研,评估标准的实施效果,督促改进提升。

  培育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基地,组织理论学习、岗位锻炼、标准实操、案例分析等教育培训,树立全员标准意识,提高遵循标准的自觉性。邀请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标准化学术研究和实践交流,培养一批既掌握业务知识又精通标准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加快补齐机关事务标准化人才短板。

  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实施一段时间后,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会逐渐显现,要通过标准复审、对标先进和理论研究等手段,不断推进标准的优化完善和改进提升。

  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和复审机制,一般以5年为周期有序推进复审,不断修订完善标准并推出升级版本。在此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开展调研分析和探索,不断提升标准的适应性和服务保障水平。

  与先进对标,分析借鉴国内外机关事务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模式,提高标准的前瞻性和引领性。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与公共管理理论相结合,将服务型政府、效能政府建设中形成的先进经验和模式纳入机关事务管理标准,提高标准指导实践的效能。

  加强机关事务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围绕体系优化、水平提升、实施效率、职能定位等,探索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机关事务标准化理论体系,用理论成果指导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


附件: